——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正文

千年北石窟寺“撑伞”迎雨季

日期:2022-05-30

古丝绸之路上的北石窟寺近日启动防汛工程,通过搭建临时性保护棚、加强监测等方式,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

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亮介绍,位于石窟南端的防水棚于2021年搭建,棚面为树脂瓦材质,通过近一年的温湿度、渗水率等数据监测,防水效果明显。

为防止降水通过崖体裂隙下渗,工作人员在北石窟寺搭建了临时防水棚(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临时防水棚能将雨雪有效排离崖体,防止降水通过崖体裂隙下渗。”李亮说,研究所正在实施“窟门、窟檐和栈道前期勘察”研究项目,临时防水棚的建设可为后期窟檐建设做好技术储备和实验数据收集。

北石窟寺距离甘肃省庆阳市市区25公里,是一个修建在黄砂岩上的石窟群。史料记载,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经多个朝代不断开凿形成一处窟龛密集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窟造像2000多身,是我国中小石窟群的代表。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北石窟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石窟岩体裂隙渗水病害是我国石窟主要病害之一。”李亮说,砂岩因具有强透水性、吸水性和难蒸发的特点,极易引发窟体受潮、渗水、泛碱和强度下降等病害,雨雪汇集水成了窟龛及其载体保护最大的威胁。

北石窟寺所在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且近年来降水量逐年增加。李亮介绍,2021年该区域年降水量高达900多毫米,最严重时曾连续降雨近一个月,这对石窟文物保护带来极大挑战。

这是5月26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北石窟寺拍摄的石窟造像。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讲解员白京平介绍,早在石窟建造之初,建造者就考虑到石窟的防水问题,如大部分窟龛都雕刻了弧形窟檐,且窟体内有排水渠。“这说明石窟防水工程历来就有且延续至今。”他说。

如今,文物保护工作者更是借助高科技探测和精准定位手段,探索完善石窟防渗水保护技术方法。目前,窟区共设有包括地基雷达(GBSAR)、气象监测仪、微环境、微变形、微生物和落砂损伤监测等在内的155处监测点。

近年来,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还通过启动系列文物保护项目、数字化项目、考古调查报告项目等,逐步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相结合过渡。

在第165号窟内,来自兰州大学的几位学生正在对窟内造像、石刻、壁画进行测量记录,为该窟体的考古调查报告做现场调查记录。

“石窟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全面和专业,我希望能发挥专业所长,通过数字化管理,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石窟的魅力。”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博士研究生刘丹说。



作者:文静编辑:王芳芳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敦煌研究院召开全院干部大会

  • 三个细节折射莫高窟呵护文物之道

  •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敦煌图案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拟录取学员公示

  • 关于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馆(兰州院部)临时闭馆的公告

  •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