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3月16日,“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聘书转呈仪式暨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院长苏伯民,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王华存,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廖士俊,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青林,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罗华庆出席仪式,来自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仪式。王华存向樊锦诗先生转...
2023年3月14-15日,“上海合作组织(SCO)——共享佛教遗产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会议由印度文化部、外交部和国际佛学联合会联合举办...
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眼中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历史就是莫高窟守护者几代人如胡杨般扎根沙海的真实写照“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十六个字的“莫高精神”将与莫高窟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相伴相生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做客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新征程·奋斗者》为我们讲述风沙中的文物保护故事1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历史是与风沙抗争的“马拉松”赛汪万福说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
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把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我们特邀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就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谈谈认识和体会。敦煌莫高窟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保护研究,在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文化遗产的生物退化与防护、敦煌莫高窟区域风沙环境综合治理及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我国文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由于历史跨度时间长、材质多样、保存环境复杂等特殊性,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劣化破坏。”汪万福说。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汪万福了解到,生物因素(植...
敦煌研究院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三抓三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2月28日上午,敦煌研究院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三抓三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题传达学习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省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三抓三促”行动总体安排和要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主持会议并讲话,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文旅厅纪检监...
202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发布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成果报告(2016—2022年)”,《敦煌研究》再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荣获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证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构建方便快捷,具有开放、公益和权威性,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文献中心以关注度...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的敦煌文保技术,如何更好地一展所长?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历时数十年国际合作“修炼”而成的成套敦煌文保技术,将率先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应用。图为2月17日,甘肃省兰州市,汪万福在敦煌艺术馆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莫高窟第194窟南方增长天王塑像复制过程。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作为目前中国...
2023年2月23日,由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和敦煌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二十五讲《龟兹石窟中的犍陀罗佛教艺术》在敦煌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研究馆员苗利辉主讲,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宋焰朋主持,我院学者及线上听众近200人参与了本次讲座。苗利辉指出,犍陀罗和龟兹均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它们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2世纪起,随着犍陀...
2月23日,“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在庆阳环县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为一个月。“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宣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的先进事迹和弘扬莫高精神。讲解员在环县博物馆为观众讲解该展览由“飞天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