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立于2004年,为国家文物局首批三家科研基地之一。科研基地的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目前有固定人员80余人、流动研究人员80余人。科研基地自挂牌以来,以古代壁画保护研究为重点,兼顾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加强文物赋存环境的监测与预警研究,加强文物数字化技术的研究;重视学科交叉,通过古代壁画与土遗址文物保护所涉及的材料、工艺、技术及保存环境研究,采取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研究基地由科技部于2018年设立。基地瞄准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发展方向,以丝绸之路沿线壁画、土遗址等为代表的岩土质文物保护和数字化技术需求为导向,遴选国内外合作伙伴,汇聚优势资源,建立多赢合作机制,多渠道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岩土质文物保护示范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引领古代壁画与土遗址等岩土质文物保护
敦煌研究院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由国家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9年联合设立。基地承担研发文化遗产保护、价值挖掘、文化传承新技术,以及相关数字化技术,培育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利用新媒体、文化创意、公共教育等多元方式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面向文博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资源的授权应用,引领文博领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由敦煌研究院联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兰州大学、浙江大学共同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要研发方向,重点进行保护材料与修复加固工艺、文物数字化、环境监测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发,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该中心有固定研发人员100
张骞出使西域图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 张骞凿空 公元前二世纪,大汉的北方边境长期笼罩在匈奴侵扰的阴霾之下。某天汉武帝忽然得到个重要情报,匈奴人把月氏人撵得一路向西,砍死了月氏王不说还把他的头拿来做了个酒杯。汉武帝觉得摆平匈奴的机会来了,立刻出了个方案,派人去联络月氏一起合伙暴扁匈奴! 问题来了,派谁去?要到月氏得先过匈奴辖区,谁敢去?一个名叫张骞的青年郎官欣然应募,他性格坚韧,心胸开阔。建元
一百多年前的莫高窟 一片破败景象 一座座洞窟疏于管理 珍贵的壁画和彩塑暴露在烈日之下 斯坦因于1907年拍摄的莫高窟 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在清理第16窟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了隐藏在甬道北壁壁画之下的藏经洞。多达五万余件经卷、文书、绢画和其他文物密密麻麻地堆积在里面,内容涉及4—11世纪敦煌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跨越7个世纪,是名副其实的“石室宝藏”。 藏经洞
共有 1,37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2 页 当前第 7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