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根据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合同制安全保卫人员的有关要求,经面试、考核、审查等程序,确定高永翃等3名同志为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合同制安全保卫人员拟聘用人选(名单附后),现予公示。公示期间如对人选有异议,请向敦煌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反映。 公示时间:2024年3月23日至29日(5个工作日) 受理电话:0937-8869288 18209374561 邮件举报
敦煌研究院召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3月20日,敦煌研究院召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省纪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建党总结全院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安排部署了2024年工作任务,敦煌研究院
我已经87岁了,离开敦煌也已多年。我想再回莫高窟看一眼,尽管我现在视力很不好,可那三危山、大泉河还有那一个个洞窟,在脑海里清晰得很。一想起在莫高窟工作的30年,那些塑像了、壁画了就清清楚楚到眼前,怎么也忘不了…… ——蒋毅明 敦煌莫高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志娟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如今有一支非常优秀的讲解员队伍,这支300余人的专业团队经过多年积累沉淀而来,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准在业
3月15日下午,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在莫高窟召开座谈交流会。院地双方领导通报了2023年院地合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打算,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石琳在会上说,2023年双方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敦煌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合作成效显著。石琳表示,院地交流合作是推动敦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月15日,敦煌研究院召开2024年度第三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重点工作部署会,集中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学习近期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主持会议并讲话,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全院各党(总)支部书记、部门(单位、企业)班子成员共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赵声良同志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他
敦煌研究院是负责管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的综合性科研型事业单位,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遗址博物馆、敦煌学研究实体、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科研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3年审批建站,是全国文博系统建立较早的博士后
根据敦煌研究院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13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四)年龄不超过40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五)应聘人员须在2024年12月31日前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六)具备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专业
根据《关于印发〈2022—2024年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急需紧缺专业目录〉的通知》(甘组通字〔2022〕173号)《关于省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相关工作的补充通知》(甘组通字〔2019〕111号)精神和敦煌研究院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10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敦煌研究院携手艺琅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公共打造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入选全国榜单。 随着数字经济在文旅产业中的日益突显重要性,敦煌研究院紧跟时代脉搏,推动数字经济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让历史的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收获此殊荣,不仅是对敦煌研究院这几年在文物数字化工作努力的肯定,也预示着未来
3月13日上午,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与来访的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臼井将人一行会面座谈。 会谈中,苏伯民对日本对华友好人士长期以来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敦煌研究院愿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臼井将人表示,敦煌文化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日本驻华大使馆愿积极促进双方
敦煌研究院 何以敦大煌盛也 一千多年间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多元文化在敦煌和谐共生、碰撞交融,在石窟中留下历史的印记。敦煌艺术的丰富特征,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历史规律。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回顾敦煌文化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敦煌文化在兼收并蓄和交流互鉴中并没有
共有 2,7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82 页 当前第 2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