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西千佛洞第16窟

西千佛洞第16窟开凿于晚唐,后经五代、宋、回鹘、民国时期重修。

窟形

洞窟分为前室和主室。主室是覆斗形顶,在洞窟北壁设有佛床。洞窟前室顶部是横券顶,东北角和西北角残存有回鹘时期绘制的边饰。北壁的上沿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十八身坐佛。门上是回鹘涂红色的愿文题榜一方,旁边的重层壁画的底层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坐佛。西壁北端残存有五代时期绘制的八身坐佛,中间底层是晚唐绘制的一身男供养人。

甬道西壁-回鹘可汗供养像与男侍

甬道顶部残存回鹘时期绘制的立佛一身。甬道西壁是回鹘可汗与四身男侍的供养像。回鹘又称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先民,两汉时期称为丁零(或丁令),南北朝时期称为高车。回鹘是隋唐之际所用的称呼,初游牧于蒙古草原,后定居于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带。公元89世纪之间,回鹘一度称雄于蒙古草原,后由于内讧及瘟疫,势力受挫,公元840年前后,回鹘政权覆亡。此后,余众分三批向西迁徙,迁至葱岭以西的回鹘建立了喀喇汗(亦称黑韩)王朝;迁至河西的回鹘,盘据甘州,史称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迁至西州的回鹘即高昌回鹘。部分回鹘部众散居于敦煌及周边地区,在归义军政权的统治下与各民族交融。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叶,世居瓜(现瓜州)沙(现敦煌)地区的回鹘族,逐渐形成一股强大势力,在敦煌曹氏家族衰微、无力抵御外力入侵的情况下,瓜沙地区的回鹘族于1030年前后掌握了瓜沙政权,史称“沙州回鹘”。

甬道东壁是回鹘女供养人两身,通过回鹘女供养北侧可以看到五代时期绘制的千手眼观音一铺,南侧重层壁画下面露出的一身菩萨一身,学者推断是宋代绘制的。

甬道东壁-回鹘女供养人像

主室窟顶绘制团花井心的藻井,垂幔铺于四披。值得注意的是在窟顶南披的西部,有回鹘时期补绘的千佛图像。

藻井

主室北壁的佛床上是民国塑坐佛一身、乘狮文殊一身、乘象普贤一身,而北壁中间则保留有晚唐时期制作的浮塑佛背光,两侧却是回鹘风格的飞天与弟子各两身、一铺火焰纹塑像项光。北壁西侧上部底层露出了唐代绘制的赴会佛。佛床两端残存有回鹘女供养人各五身。

北壁

洞窟主室东、西两壁各为回鹘时期绘制的塑像项光、弟子一身、说法图一铺,不同的是东壁下部残存回鹘女供养人八身,西壁残存回鹘女供养人十身。南壁门上的一铺七世佛是回鹘时期绘制。

东壁-说法图

西壁-回鹘女供养人

门东侧药师佛一身,其底层是残存的唐代绘制的菩萨。门西侧绘制有高僧像、回鹘王子供养像各一身。此窟的图像、榜题是研究回鹘历史、艺术的重要依据之一。

南壁

南壁-高僧与回鹘王子供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