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榆林窟第2窟

榆林窟第2窟-洞窟形制

榆林窟第2窟建于西夏,元、清重修。平面为方形,覆斗形顶,中心设佛坛。佛坛上存清塑文殊菩萨及侍从一铺七身。主室窟顶藻井画盘龙井心,璎珞垂幔铺于四披,下画千佛二排(元代补绘数身)。东壁中央画文殊变一铺,文殊上部画有涅槃图。南北两侧各有一铺说法图,在文殊变与说法图之间及正壁两边共有四幅条幅式画面。这些画面的具体内容及其佛经依据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观音救苦救难的场面。南北两壁各画说法图三铺,从听法的菩萨和天龙八部众神的形象及服饰看,具有西夏人物的明显特征。西壁门南、北侧各画水月观音一铺。下部画西夏供养人的画像,并有西夏文题记。

榆林窟第2窟-藻井

窟顶藻井井心绘蟠龙,佛教中龙是护法的天神,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合二为一,因而在中国的佛教寺院和石窟中,龙的地位特别受到重视。中国传统的龙源远流长,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赋予龙翻云赋雨,兴风作浪的神力。古代中国的统治者把龙作为皇权和神权的象征,所以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不可侵犯的地位。数千年来,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但最初的龙形象与蛇差不多,可见龙的想象源于蛇。后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龙的形象逐步丰富起来,到宋元以后,龙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等奇异的特征。本窟藻井中心的龙,身体弯曲成环形,正昂首张开大口,龙有四爪,身体以白色和红色点缀出鳞甲,使龙身光润而有立体感。龙的周围以黑白红绿等色相间叠晕而成逆向旋转的两个圆环,具有很强的动感,尤其是外圈的以黑白红绿诸色相间绘制的环状图案,形成急速旋转的动势。衬托出龙的动感。圆环外绘出舒展的云纹。井心外有多层边饰,分别为回纹、连珠纹、波状花卉、菱形花纹、小团花等。与旋转的龙形成方与圆、静与动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土红色与石绿、白色相间,表现出绚丽的效果。

榆林窟第2窟-西壁南侧-水月观音

本窟令人注目的是西壁门南北两侧各有一铺水月观音图。南侧的水月观音图,在透明的巨大身光圆轮中,映衬出一位头戴宝冠、项饰璎珞、长发披肩、腰系长裙的观音菩萨,观音右臂轻轻搭在屈起的右膝上,右手轻拈串珠,左手微抚岩石,悠然自在、若有所思地坐在水边的岩石上。水中盛开着的一对莲花承托着观音菩萨的双足。右侧的岩石上摆放着花盘和插有柳枝的净瓶,身后修竹摇曳,怪石嶙峋,天空祥云缥缈,灵鸟蹁跹,画面左下侧,龙女双手合十,正在虔诚礼拜观音。

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水月观音之唐僧取经

北侧的观音肩披绿色大巾,下穿红蓝二色裙,左手抚左膝,右手持飘带自然伸到胸前,神情悠闲地坐在岩石上,似乎正在仰望寂月夜凝神遐思,又似乎在聆听世间疾苦,准备随时救苦救难。观音一侧的岩石上摆放着花篮和插有柳枝的净瓶,身后灵石矗立,岩石后面露出绿竹。脚下碧海茫茫,海面上一童子正乘云而来,合掌向观音礼拜,这就是善财童子至普陀珞珈山参拜观音的情形,即“童子拜观音”。天空彩云浮动,一弯新月高悬天际。大海岸边的平地上,一位年轻英俊的汉族僧人,身披袈裟,双手合十,仰首虔诚地隔水遥礼观音。僧人身后有一位头戴金环、披散着头发、形貌如猴子的男子,右手举到额前,遥望远方,左手牵着仅仅露出头部的马。此画面表现的就是唐僧取经的故事,青年僧人就是玄奘,猴脸人物就是孙悟空。在历史上,玄奘取经是确有其事的。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8岁的玄奘便走上了西行求法的历程。玄奘取道瓜州,出玉门关、过五烽,经莫贺延碛大沙漠而至印度。玄奘曾在瓜州逗留月余,与瓜州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玄奘取经故事在瓜州流传深远,最终进入画家的视野,绘制在榆林窟的壁画中。

南北两幅水月观音图,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方形的画面构图中,以对角线为分界线,下部表现观音、龙女、善财童子、岩石、大海、修竹,上部则只有一绺彤云点缀,画面有大部分是空白的天空。这种对角线构图,虚实对比,大量留白的手法,源于南宋山水画的流行风格,正是画史上所谓“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常在画面中只画一角,大部分留白,夏圭的山水画也常常只画半边,而有半边留白)的特征。壁画中的这种构图,在有限的壁面上拓展了画面无穷无尽的空间,给观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想象世界。尤其是观音身后的轻薄透明的圆光,既像一种圈点重点的符号,指明了观音在本图中的主体性,又犹如一面轻薄的镜子,观音好像就是映照在镜子中的像。这种艺术手法,增加了画面空灵、悠远、神秘的氛围;圆形的头光、背光又为方形的画面增添了灵气和活力。总之,整个画面使远-近、方-圆、虚-实、动-静,和谐而又统一起来。在色调上,两幅壁画都以青绿色调为主。又在观音的面部身体部位以贴金,对比天空部分的彩云,更显得金碧辉煌。现在帖金部分已经氧化变黑,但仍可以感受到清新淡雅、宁静悠远的意境。

据画史记载,水月观音为唐代画家周昉所首创,诗人白居易看到后惊叹不已,赋诗赞美道:“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像,万缘皆空。”(《画水月菩萨赞》)白居易的诗句,是对水月观音艺术美感和画面意境的高度概括。水月观音把佛教的菩萨放在有山水树木的背景中,且以月光来衬托意境,这在印度佛教艺术中看不到,完全是中国式的观音。而水、月或水中月又是常见的佛教譬喻,它们是针对无常与世间的一切而说。通常也被认为以水中之月来比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玄理。可以说水月观音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与佛教哲理完美的结合,是以中国山水画的境界来表现佛教内容的典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