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251窟

莫高窟第251窟建于北魏,五代、清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形为中心塔柱式洞窟,前部人字坡顶,后部平顶。中心塔柱东向面开一龛,南西北向三面上、下层各开一龛,东壁门上开一明窗。窟内四壁上部为绕窟一周的天宫伎乐,中部是千佛,下部是金刚力士、夜叉,寓意为天、人、地三界,这是早期洞窟内常见的形式。上部的天宫中,汉式屋顶建筑和印度圆形穹庐交错排列,前有平台雕栏,天宫内绘舞蹈乐队和放歌的伎乐天。中部的千佛布满整壁,这与北朝佛教盛行坐禅、观相思想一致。四壁下部绕窟一周的是浓眉怒目、赤身裸躯的药叉,体型肥硕壮实,强健有力。

南壁前部 说法图

此窟主尊是一尊倚坐佛像,高1.97米,佛头上的肉髻高大,这是早期彩塑佛像的典型特征。佛双手自然垂下抚膝,身披右袒偏衫式袈裟,袈裟的衣纹疏朗流畅、材质轻薄,通过袈裟透出了佛平静柔和的身体线条。佛的静态与龛内外壁画中菩萨、飞天、童子的动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佛以慈悲为怀的思想境界。中心柱上部残存数尊影塑菩萨,影塑是将泥、细沙、麦秸等原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经过处理后,进行敷彩。通常将背面粘贴于墙壁上,正面凸起呈高浮雕状,主要为装饰性的,用来衬托主像圆塑。成群影塑的上色,符合均衡、对比、变化的要求,与周围的背景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南壁前部画大型说法图,巧妙地利用人字坡下的山形空间,以对称的格局,画一佛、一弟子和一金刚级成的二胁侍、供养菩萨和四飞天。南壁则以同样的方式绘一佛二胁侍菩萨和四供养菩萨、四飞天。南壁西侧还彩绘立柱一根,上以彩绘木质斗拱支撑横梁,既表示对木构建筑的摹仿,又起着把壁画说法图与后部壁面千佛分隔开的装饰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幅说法图中,佛的手部绘出了三十二瑞相之一的“网缦相”,即佛的指间有网缦连接,类似蹼。据说,这是为了在救渡众生时,不会在指间的缝隙中有所遗漏。

南壁上部 天宫伎乐

窟内四壁上沿绕窟一周的楼阁建筑内,绘有姿态各异的伎乐天。天宫楼阁的形象,由西域式的穹窿建筑一字排列而成,其下有天宫栏墙,就像一个个向前伸出的小阳台。身姿妖娆的舞乐天人,在各自拱门前载歌载舞,造型活泼优美。这是南壁大型说法图以西的一段,东侧一身弹曲颈琵琶,最为生动。

窟室下层四周绘药叉,多画在山岳之间,取地神之意,它与画在石窟顶端的天宫伎乐形成鲜明对比,除了佛教教义上的需要外,也富于装饰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