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203窟

洞窟开凿于初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洞窟之一。

西壁山形佛龛及窟顶藻井

窟形是莫高窟隋唐时期比较常见的覆斗形顶,在西壁开龛,龛中塑有一佛二菩萨,龛外宋代重新补塑了两身力士,台下两侧还各塑有一只狮子。仔细审视,主尊佛像的躯体是后仰依靠在龛壁浮塑的山峦丘壑之中,仿佛正从开裂的山岩中升立起来。佛像面相饱满,肉髻宽厚,艺术家采用阴刻线表现发纹,用鱼鳞形表现袈裟褶皱,这种技法显然是对早期南北朝造像的模仿。佛像头部是圆塑,斜依山崖的身躯是浮塑,左手提着袈裟衣角,右臂坦露自然下垂。这种造像,形式独特,在莫高窟极为罕见。根据专家考证,认为这身塑像塑造的是高僧刘萨诃所预言的番禾瑞像,亦称凉州瑞像。

西壁龛内 凉州瑞像

刘萨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一位东晋末到南北朝时期,即公元四世纪下半叶到五世纪初期的传奇人物。他出家以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稽胡族下级官吏,稽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一个部族,主要聚居在今天陕西、山西交界黄河两岸的山区。三十岁时,刘萨诃因暴食暴饮而猝死,在地狱遭受到种种痛苦惩罚,观音菩萨训导要他剃度出家、诵念佛经、四处巡游、供养塔寺。七日后刘萨诃还阳,恍然大悟,皈依佛门。他淡泊名利,专心苦修,遍寻佛迹,最终成为一代高僧。

刘萨诃有很多传说故事,众多的传说中,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应该是番禾瑞像了。番禾是指现在甘肃的永昌县。北魏的太延元年(公元的435年),刘萨诃在穿越河西走廊向敦煌、印度方向行进的途中,经过番禾御谷山时,御谷山西端就是以前的圣容寺址。他预言此山会有瑞像出现。并且佛头可以随着时政的盛衰而时安时落。太平盛世,佛头则安然无恙,不会掉落;社会混乱,佛头便自然会落下并且无法安置。86年之后,正光元年,即公元520年,山中果然出现无头石像。北周初年,事局平安,佛头出现在城西七里涧中,人们把他放在佛像脖子上,恰恰正好。北周末年,局势混乱,佛头又自动落下。这个故事在北周时就被记录下来。从佛教传播和接受的背景来看,刘萨诃传说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从一开始就与佛教的各大重要信仰紧密相关,地狱信仰、观音信仰、礼拜佛塔、诵念佛经等等。刘萨诃由一个凶暴的、低微的下级官吏出身变为稽胡族的民族神、南北认可的高僧,这一传奇经历验证了信佛可以得到无穷的福报,尤其符合下层民众的愿望和精神需求。

窟顶千佛

洞窟的顶部画有莲花图案,外围装饰垂幔,四披画有排列整齐的千佛图案。千佛图案在石窟中比较常见,千佛,并不是准确的说有一千身佛像,这里的“千”是个概数,泛指很多的意思。莫高窟也被俗称为“千佛洞”,也并不是指有一千个洞,而是一个泛指—很多。从它的装饰效果来说,当时的佛教徒走进画满佛像的石窟,恍如走进一个佛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世界,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空间都有佛,从而增强洞窟的宗教神秘感。此外,世人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佛国世界,与众佛同在一室,给人一种鼓励,使人更加一心向佛。

北壁说法图

在洞窟南、北两壁中央,对称地各画一幅说法图。画面中佛像居于中间讲法,弟子菩萨围绕佛听法,在佛讲法的同时有飞天在空中飘香散花,飞天的动势打破了画面的沉寂,同时也映衬出了佛陀的庄严。

西壁龛外南侧上部-维摩诘经变


维摩诘经变(天女)


维摩诘经变(舍利弗)


维摩诘经变(天女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