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与应用|敦煌研究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讲座开讲

日期:2021-06-1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特邀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研究馆员吴健做客第28期《敦煌文化驿站》公益讲座,开展题为“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的遗产日特别讲座,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主持讲座。近200名观众到场聆听,其中不乏敦煌文化守望者团队、研学游客等敦煌文化爱好者。

吴健部长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迹为开篇,用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图片和史料介绍了丝绸之路由来与敦煌石窟的艺术价值,这些资料大多源自他多年研究和实地拍摄的成果。随后他向大家讲述了二十余年来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从发展期走向创新期的实施过程以及“数字敦煌”项目的研究技术成果,其中对塑像的三维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及三维打印的技术,在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属首创之举。“我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差不多40年,这40年主要的工作就是以摄影的手段对敦煌石窟的文物进行拍摄,敦煌石窟数字化的目的就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将文物信息作为档案资料永久保存,深入研究、挖掘敦煌石窟的文化价值,将数字化成果在保护、研究与弘扬之中永续利用。”

截止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敦煌石窟中多数洞窟的数字化工作,于2016年上线了“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分享了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将洞窟里的不可移动文物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在线上展示,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激活文化元素,将数字文化产品进行包装升级,让人们在看到实物实景的同时有更好的文化体验,用高科技手段保护敦煌,以新发展理念传承文化。”

互动环节,文化守望者就“数字敦煌”后续数字化洞窟上线内容向吴健部长提问,吴健表示,三十个洞窟是我们精选的莫高窟、榆林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涵盖了十个朝代每个时代的典型洞窟,如果说再次扩充内容,我们将把“一院六地”之下所属的遗产地的重要内容补充,这样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敦煌”。

作者:编辑:文化弘扬部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三个细节折射莫高窟呵护文物之道

  •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敦煌图案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拟录取学员公示

  • 关于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馆(兰州院部)临时闭馆的公告

  •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招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