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石窟寺彩塑壁画保护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项目在甘肃天水启动

日期:2025-09-12

2F886A

石窟寺彩塑壁画保护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项目在甘肃天水启动

9月11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办的“石窟寺彩塑壁画保护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项目”在甘肃省天水市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张磊,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仇健,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郭青林主持。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张磊讲话

张磊指出,石窟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载体,加强其保护修复与人才培养,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政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行动。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就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二要勤学善思、提升能力,三要加强交流、共建平台。张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以此为根本遵循,坚决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立足彩塑壁画保存现状,系统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石窟寺彩塑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筑牢人才根基、贡献坚实力量。

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仇健讲话

仇健表示,人才是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稳定性强的人才队伍,是推动我省乃至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希望学员们深学理论,夯实基础,为未来深入参与石窟寺保护事业奠定扎实基础。甘肃省文物局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高水准、高效率顺利完成。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讲话

苏伯民表示,我国文物事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不断更新保护理念,创新技术方法,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敦煌研究院将与全国文博单位携手,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再上新台阶。

该项目聚焦我国石窟寺保护领域高端专业人才紧缺问题,旨在通过系统化、高标准、重实践的培养模式,打造一支立足于科研、专注于实践的石窟寺保护骨干队伍。培训课程涵盖彩塑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潮湿环境石窟寺保护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估、文物预防性保护等前沿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学员将通过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中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彩塑壁画艺术特征、病害勘察技术、数字化保护等课程,并深入麦积山石窟及陇东南百里石窟长廊开展实地研学。

该项目将为构建石窟寺保护科学体系、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文/王芳芳 图/王嘉奇编辑:刘佳萌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麦积山石窟保护历程展”开展

  • 石窟寺彩塑壁画保护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项目在甘肃天水启动

  • “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麦积山雕塑论坛·2025”开幕

  • 四大石窟、五个佛像窖藏地文物首聚兰州

  • 中国四大石窟聚首兰州共述“东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