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敦煌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鸿翼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会暨大数据中心与智慧档案馆建设交流讨论会在莫高窟召开

日期:2022-09-02

2022年8月31日(星期三)下午,敦煌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鸿翼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会暨大数据中心与智慧档案馆建设交流讨论会在小报告厅召开,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参会并致辞,与会人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一级教授冯惠玲教授,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越男,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王雪莲,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贺谭涛,上海鸿翼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龙凌云、副总裁兼档案事业部总经理单良、董事兼市场战略顾问梅莉,敦煌研究院档案馆副馆长孙胜利、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数据信息管理研究室负责人赵良,以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苏伯民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自建院起的档案工作历史,缅怀了前辈工作者们从无到有的基础资料采集、保护档案编制工作和严谨、规范作风,介绍了78年院史中形成的石窟档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四有”保护档案,历次展览展陈档案,石窟数字化工作档案、学术研究档案、院史档案、日常管理工作档案等院藏档案类型、价值,他强调,这些档案是真实记录保护研究弘扬历程的重要财富,必须按照现代档案管理和信息化时代要求、技术条件,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积极探索档案数据的保存利用,院档案馆目前已经规范化运行,并逐步把全院档案进行了集中和电子化,下一步工作,要通过交流、合作,更好发挥档案价值,为各业务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存史、资政、育人”公共服务,整体提升档案工作效能。

苏伯民院长发言

冯惠玲教授围绕档案的知识化、数据化,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档案管理的前沿理念和发展方向,一是全程管理。全程守护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确保原数据捕获的全程积累,数据标准的全程统一,系统功能和管理流程的全程设计。二是前端控制。通过系统思想和科学周密规划,在智慧档案馆的功能设计中尽可能一次性前瞻配置所有功能。三是全域管理理念。实现一个机构各种文本、数据档案集中管理,全面掌握资源总体状况,做到管理专业化和档案价值充分实现。四是档案信息的数据化知识化。实现整体文本的知识单元最小化,让计算机可识别、可编辑、可检索、可关联,将多媒介的数据纳入到档案协同管理。冯教授还从智慧档案馆项目与敦煌历史文化长久传承、多元丰富信息资源当代价值发挥角度,指出数字文化关键要点是对文化数据的广覆盖和深度的关联,智慧档案馆项目能够改善敦煌学研究的数据基础,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鸿翼公司、敦煌研究院三方相加是目前国内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最强阵容,可以把目标设在将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化合并进行,实现科学管理和超值利用的综合效应,在档案智慧档案馆的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系统功能与实现流程标准、技术方法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将智慧档案馆建设成为文博领域,以至整个文化领域的典范和高地。

冯惠玲教授发言

刘越男教授介绍了档案、数据、数据资产的规范概念,强调档案作为数据资产的保存价值和社会效益,指出智慧档案馆项目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的指示,进行职能定位和规划基本思路,介绍了智慧档案馆作为数字资产一体化管理平台和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体系的定位:一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能力的关键举措,二是提供数据资源组织管理系统之一,三是提供数据资产长期保存服务的管理平台,四是能够联通一体化的数据资源体系。为了实现这样的定位,课题研究内容聚焦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数字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文化遗产机构特有种类档案的梳理和相关的制度建设。二是研究体制机制问题,做好传统档案部门和新兴数据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三是智慧档案馆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将参考国际开放档案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完善的基础体系,架构核心职能。

刘越男教授发言

孙胜利副馆长结合档案馆成立以来的部门运转、档案资源存量和人才队伍统计、档案工作基础软硬件设施、制度规范、档案的征集、接收整理和编研利用、档案数字化等基础管理支撑工作,介绍了院档案集中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果,以及在部门协作、软硬件保障、专业队伍、体制机制、思想认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课题项目规划、下一步档案数字化工作和三方合作智慧档案馆建设前景。

孙胜利副馆长发言

数字化所数据信息管理研究室负责人赵良根据院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包括数字资源存量、现状和种类,信息管理平台运转情况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敦煌研究院大数据中心建设的规划情况。包括技术支持: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设内容:基础设施、莫高云、智能运营中心三大主体部分。功能构思:深度融合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具体规划设计:依托全站云平台,实现用户层、业务层、能力层和基础层分层分级的整体架构,在能力层级打造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使用平台、AI智能平台、物联管理平台和视频创新平台,以及安全管理体系,运维支撑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搭建涵盖研究院一院六地所有业务的综合研究院智慧化平台,推动保护研究弘扬管理业务的智能化转型。

赵良发言

鸿翼公司董事长龙凌云介绍了公司作为国产独立开发软件商,在非结构化内容数据管理领域的业务核心和应用前景,结合目前档案产业存量的档案数字化,增量数据电子化知识化两个方向,介绍人民大学与鸿翼公司数字档案联合实验室主要内容:基础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共同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介绍了两个重要合作项目:研究电子档案长期保存问题、规范和政策的“数字罗塞塔”项目,研究新存储介质技术“数字胶片”项目,展望了敦煌智慧档案馆项目的重要意义,以及三方共同参与国家面向非结构化大数据应用行标、国标起草的合作前景。

鸿翼公司董事长龙凌云发言

单良总经理围绕“档案赋能业务,保护珍贵资产,弘扬中国文化”工作愿景,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智慧档案馆的整体建设理念和工作目标:2022年,档案智能管理系统上线,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自动化;2024年,实现档案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建设知识体系和智慧应用,达到知识化、智慧化。系统建设路径分期:一期达到档案管理标准化、二期利用服务知识化、三期业务融合智慧化。重点工作框架: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组织人才建设,档案资源建设和系统平台建设,提出了数字化加电子化,双套制加单套制,多全宗加分布式,物理集中加逻辑分散,管理、保护加研究的“数字资产+档案”一体化管理理念。敦煌研究院、人民大学、鸿翼公司三方合作,能够技术、研究、资源优势互补,以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技术领先的信息化管理档案软件,实现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数字化保护和长久保存。

鸿翼公司总经理单良发言

三方与会人员就数据安全管理、数字化保存技术、档案数据资源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会场全景

苏伯民院长与刘越男教授会后合影

参会人员合影

苏伯民院长在总结会议成果时强调,档案工作与数字化、大数据化的结合,已经改变档案事业传统模式,大量纸质、电子数据的归档和知识化价值发掘,需要新理念和新软硬件系统的配合,统一平台集中管理、利用,更需要破除部门壁垒和人为思想认识瓶颈。敦煌研究院七十余年历史形成的院史档案和近二十年数字化工作档案,积累的大量学术档案,不断产生的管理档案,分为几大部分的文物档案,同属重要档案数据,虽然在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安全、规范存放,仍需要不断借助鸿翼公司“数据胶片”这样新技术的引领。各部门必须树立“大档案时代”意识,正确面对档案数据集中管理大趋势,打破不公开、不合作的旧观念,从全院高度统一规划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系统平台。人民大学在档案学领域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鸿翼公司展现了一流的技术能力,敦煌研究院历史工作中形成了研究档案、石窟档案、石窟数字化档案的大量档案数据,三方将以此次课题研究为契机,协作开展“大架构、小切入、再拓展”理念下的深化、深入合作,探索石窟寺文物标准化档案和文博行业智慧博物馆、大数据中心建设经验。

作者:文/齐然 图/吴绍侠、宋王琦编辑:李喆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三个细节折射莫高窟呵护文物之道

  •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敦煌图案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拟录取学员公示

  • 关于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馆(兰州院部)临时闭馆的公告

  •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招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