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专访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必须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做旅游开放

日期:2020-01-16

【环球网文旅报道 记者王怡婷】2020年新年伊始,北京中华世纪坛的观众络绎不绝,在这里举办的“大盛敦煌艺术大展”的首场讲座座无虚席。演讲台上,一位衣着朴素、谦逊儒雅的学者将敦煌文化娓娓道来。这位主讲人,正是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讲座结束后,赵声良院长接受了环球网文旅频道的采访。

大盛敦煌艺术大展讲座现场

“莫高窟值得我们投入一辈子的精力为她做出牺牲”

2019年岁末,一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原大复制洞窟、高保真壁画精品、三维彩塑、VR/全息展示……千里之外敦煌石窟中的飞天、五台山全图、涅槃佛像被“搬”进了京城。大展的首场讲座,座无虚席,主讲人,正是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

20岁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赵声良坐上了开往甘肃敦煌的火车,成为了《敦煌研究》杂志的编辑。“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曾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我就想,对于敦煌学研究,为什么咱们中国人还不如外国人呢?”12年后,32岁的赵声良赴日本进修,两年后自费留学日本,在日本前后7年,获得了美术史博士学位,他抛弃了国内重点高校的“橄榄枝”,选择继续回到敦煌工作。

36年前,风华正茂,36年后,华发满头。回忆往事,赵声良曾说:“从个人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守大漠,是莫高窟本身,值得我们投入一辈子精力去为她做出牺牲。”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并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自1944年常书鸿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以来,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历尽心血:考古、清理、调查、临摹、保护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风沙呼啸、荒凉寂寞、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莫高精神”成为了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赵声良在讲座中说:“敦煌经历了几十年,有这么多人守护,这些人不仅是守护者,也同样是一流的艺术家和一流的学者,他们有眼光,他们看到了敦煌文化的价值,把敦煌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微茫的远山,是紫色的,朝霞没有更多的色彩,然而,你可以感到一种神圣和庄严,仿佛在宣告一个时代的到来。”赵声良曾在《敦煌旧事》中这样描绘敦煌。属于敦煌的时代的确到来了:伴随着一代代有志向的年轻人的到来,敦煌在学术研究、旅游开发、文物保护等各方面都“开花结果”,敦煌在中国的故土上熠熠生辉。

“保护好文化遗产是为了旅游好,要细水长流”

敦煌莫高窟

敦煌曾是一块被历史特别眷顾的地方,也曾是一块被历史深深遗忘的地方。20世纪40年代初,莫高窟在经历自然侵蚀和近代掠夺者的破坏后变得满目疮痍,塑像四肢残缺,壁画斑驳脱落,犹如一位缠绵病榻多年的老者。

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几乎每一个洞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修复壁画的过程犹如一场精细严密的外科手术。这样的手术,敦煌研究院已经做了七十多年。

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用空鼓灌浆加脱盐的方法,将含在地仗层中的可溶盐分从泥层中脱离,减少对文物的腐蚀损毁,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成果。

“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保护、研究、弘扬三个方面,保护是第一位的。”赵声良强调,“我们必须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做旅游开放。”

“在敦煌研究院的时候,总书记曾说,你可以少卖几张门票,首先得把它保护好,”赵声良说:“保护好是为了旅游好,要细水长流,不能杀鸡取卵。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看到这些文化遗产。”

“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修复,另一方面像看病一样,等到有病了再去医院那就不好了,所以我们做监测,这是预防性保护。”赵声良在采访中介绍。在莫高窟的监测系统上,当天的订票人数、游客游览时间、导游导览线路、洞窟内的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窟区主要区域,旅游大巴运行情况等一览无余,甚至方圆几百公里内的地区是否有降水等监测数据都在实时更新。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莫高窟对公众开放,莫高窟游客人数从1979年的不到2万人,到2019年已超过200万人。在暑期,单日游客量逾万人次的场面也给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说:“绝对不能因为开放旅游而牺牲文物、破坏文物,也绝不能因为保护文物,而怠慢观众。”如何平衡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赵声良在采访中给出了答案:“我们做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技术把大量的壁画资料保存下来。在数字化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从而形成新的参观模式——这也是我们在协调文物保护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中找出的科学合理的办法。”

资料图:壁画数字化工作现场

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图像采集洞窟221余个,图像加工洞窟135个、虚拟漫游洞窟130个、雕塑三维重建28身、底片数字化近5万张、大遗址三维重建2处、拥有著作权74项。

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向全球共享30个经典洞窟高精度壁画数字化成果;2016年6月,“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上线。截至目前,总访问量超过700万次。2019年8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投入运行。

“把敦煌搞懂了,我们就把传统文化搞懂了一大半”

作为“文明十字路口”的敦煌,汇聚着不同时代的东西方多元文化。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座谈会上强调:“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讲文化自信,我们得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就在敦煌。所以我们把敦煌搞懂了,我们就把传统文化搞懂了一大半。”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节点,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在赵声良看来,“敦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典型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遗存如此丰富、跨越千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世界。”伴随中国国际影响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开花结果,敦煌文化的海外交流也颇具成果。赵声良介绍:“在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敦煌文化展览展示深受欢迎,反响超出预期。此外,敦煌艺术精品进校园也走出国门,踏入海外。”

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讲好敦煌故事,能够增进不同国家的民心相通。2019年8月,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首映。让世界感受到莫高窟和吴哥窟有着共同的“魂”,其折射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是“一带一路”倡议植根的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们接下来还会沿着这个方向做‘对话’,比如印度石窟与莫高窟的对话、阿富汗巴米扬石窟与莫高窟的对话,将来我们有条件也是可以做的。”赵声良向记者透露。

敦煌研究院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年中,敦煌研究院与抖音平台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敦煌文化短视频,律动的音乐和曼妙的敦煌舞姿相得益彰,总播放量近600万人次;2018年,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举办《古乐重生》音乐会,请流量明星用流行和古典融合的方式演绎敦煌壁画上的乐谱;敦煌研究院也曾推出过敦煌丝巾、敦煌年礼、敦煌口红等多款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种草”敦煌文化。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了解敦煌,都能够从敦煌宝库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你可以学到知识,可以享受艺术,可以得到灵感,然后进行新的创作。”赵声良说,“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敦煌的保护、研究和弘扬的工作中来。”

作者:王怡婷编辑:敦煌研究院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三个细节折射莫高窟呵护文物之道

  •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敦煌图案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拟录取学员公示

  • 关于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馆(兰州院部)临时闭馆的公告

  •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招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