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国历史研究院第二批“学者工作室”名单公告

日期:2025-05-2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有效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史学领军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中国历史研究院特实施“学者工作室”制度。首批“学者工作室”于2022年正式成立,已资助期满,顺利结项。各工作室在资助期内依托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学术平台和资源,创建综合性研究团队,组织跨学科创新性研究,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成果。第二批“学者工作室”面向全国史学界开展申报工作,经多轮评审,并提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一、第二批“学者工作室”名单(按首席专家姓氏笔画排序)

二、第二批“学者工作室”首席专家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

白玉冬,男,1969年8月生,辽宁阜新人,中共党员。日本大阪大学毕业,历史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时期敦煌西域历史语言与出土文献,涉及古突厥语鲁尼文文献、回鹘文文献,以及中国边疆史、北方民族史、丝绸之路交流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一般项目、西部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项。出版《九姓达靼游牧王国史研究(8—11世纪)》《牢山剑水:鲁尼文叶尼塞碑铭译注》《瀚海金河:中古北疆历史考索》等学术著作6部。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匈牙利科学院东方学报》《史学杂志》(日本)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4次。

杨富学,男,1965年5月生,河南邓州人,九三学社社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毕业,敦煌学博士,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现任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

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西北民族史、石窟艺术与考古、中外关系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霞浦摩尼教研究》《敦煌民族史》等学术著作39部。主编《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50册)等多种丛书。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8次。

张艳国,男,1964年2月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毕业,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政治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汉口银行公会与地方社会研究(1920—1938)》《中国文化的现代魅力书系》(3卷本)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0余次。

侯中军,男,1977年11月生,山东嘉祥人,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现任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英国学术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抗日战争史、新民主主义外交史等。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关于评判标准的讨论》《企业、外交与近代化:近代中国的准条约》《中国外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学术著作4部。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次。

作者:中国历史研究院编辑:褚梦甜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敦煌缘何成为创新土壤(艺坛走笔)

  • 中国历史研究院第二批“学者工作室”名单公告

  • 敦煌研究院5人次在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 敦煌研究院与张掖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讲解员专业能力提升班暨“莫高杯”讲解技能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