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揭牌及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和青年政策部举行。

揭牌仪式
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和青年政策部文化发展和政策执行司司长佐尔多绍夫·奇纳贝克,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晓亮,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和青年政策部文化遗产保护局萨米别科娃·阿依占局长,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郭青林,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和青年政策部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安全检测中心主任杜伊沙纳利耶娃·艾辛共同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揭牌。
签署合作协议
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郭青林,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和青年政策部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安全检测中心主任杜伊沙纳利耶娃·艾辛,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历史与区域研究学院院长西尔迪巴耶夫·图拉特别克分别代表敦煌研究院,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和青年政策部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安全检测中心,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签订《共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
杜伊沙纳利耶娃·艾辛致辞
杜伊沙纳利耶娃·艾辛在致辞中表示,中吉两国同为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不仅象征着延续千年的文化交流焕发新生,更体现了双方在知识、技术与资源方面的深度融合,联合实验室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佐尔多绍夫·奇纳贝克致辞
佐尔多绍夫·奇纳贝克表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吉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多年合作成果的重要时刻,体现了双方在推动科研合作、技术交流及文明互鉴方面的共同愿景。他强调,联合实验室将成为连接两国专业人才、促进青年成长、推动科研创新的国际合作平台,续写中吉友谊与合作新篇章。
张晓亮致辞
张晓亮表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吉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成果。甘肃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发展,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推动更多高水平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汇聚平台。希望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前沿科学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合作的新典范,携手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郭青林致辞
郭青林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中吉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标志着两国在新时代推动文明传承与创新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这不仅是中吉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
裴强强汇报联合调研成果及碎叶城遗址联合保护前期勘察任务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裴强强汇报了2024年度双方联合调查的6市州19处重要遗址与民俗考察成果,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吉尔吉斯斯坦调研报告》,并介绍了此次《阿克·贝希姆(碎叶城)遗址联合保护前期勘察保护研究项目》主要工作任务,明确了中吉双方合作调研的分工和预期成果,将为碎叶城系统性保护对策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的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吉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展现了双方在推动人类文明共同价值、促进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方面的坚定信念。三方共建协议的签订,将为双方共同在遗产调查研究、科技保护、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持续开展务实合作搭建新平台,也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