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榆林窟第19窟

本窟是榆林窟五代时期的代表洞窟之一。前室略呈方形,顶部为一面坡顶,主窟为覆斗顶,中央设佛坛,坛上仅存一佛像,为清代所塑。前甬道南北壁画轮回图和地狱变;前室南北两壁各画天王一身、东壁门两侧画八大龙王赴会、西壁门两侧各画说法图一铺;主室甬道画曹元忠夫妇供养像。主室窟顶绘制莲花井心、四披画千佛、飞天和说法图,四壁绘制经变画,南壁是阿弥陀经变、天请问经变,北壁是药师经变、报恩经变,东壁为劳度叉斗圣变,西壁是文殊、普贤。

榆林窟第19窟-甬道南壁-供养人(曹元忠)-五代

本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功德窟,主室甬道南壁第一身供养人便是曹元忠的画像,像高1.73米,榜题书写:“推诚奉国保塞功臣敕归义军节度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谯郡开国公曹元忠一心供养”。身后画有一身小的男像,书写“男将仕郎延禄”,这是曹元忠的儿子曹延禄的画像。曹元忠是曹议金的三儿子,他的兄长元德大约在公元940年去世后,元忠为归义军节度留后,从公元944年到公元974年一直担任归义军的节度使,955年被朝廷正式敕封为沙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公元962年,他自称“推诚奉国保塞功臣”,也得到了朝廷的承认。

榆林窟第19窟-甬道北壁-女供养人(凉国夫人服饰)-五代

与曹元忠像对称的甬道北壁第一身女供养人画像便是凉国夫人翟氏的画像,像高1.75米,旁边的题记书写“敕受凉国夫人浔阳郡翟氏一心供养”,身后有一身小的女像,榜题书写“长女小娘子延鼐一心供养”,这是曹元忠的大女儿曹延鼐的画像。凉国夫人的装扮非常华贵,身穿大袖襦裙,衣服外披帔帛,头戴凤冠,发插步摇,面贴花钿,两鬓包面。凉国夫人服饰的颜色与曹元忠是一样的,这是遵从了古代社会“妇人之衣从夫色”的礼仪规定,襦裙是汉晋以来贵族妇女的传统礼服,由褥和裙两部分组成。帔帛,是古代妇女服饰的一种。敦煌的隋代壁画中已经出现了帔帛,到了唐代,妇女凡着衫裙着皆服帔帛。这种帔帛可能是从国外传来的,古代的波斯(今天的伊朗一带)妇女就有“妇女服大衫披大帔”的习俗。凤冠是我国古代贵族妇女的头冠,因其在头冠上装饰有凤形的饰物而得名。由于凤凰是万鸟之王,按照礼制只有皇后或者公主才能佩戴,普通百姓一概不得使用。但是有些朝代允许妇女在出嫁婚礼上佩戴。敦煌壁画中的凤冠形制较多,有单形凤冠、桃形凤冠等。步摇也是我国古代妇女插在头发上的一种装饰,上面镶嵌着五彩珠玉,行则动摇,故名步摇。晋代傅玄《有女篇·艳歌行》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唐代白居易 《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

从女供养人的面部装饰,可以看到古代妇女面装的习俗。北朝《木兰辞》里的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后归家,一回到告别已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宋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含章殿的殿檐下休息,当时正是正月初七日腊梅盛开的时节,殿下的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公主的额头上,梅花娇艳欲滴的颜色正好在公主的额上染成了五瓣梅花状,宫女见状,觉得额上有梅花印非常好看,便纷纷仿效,称为梅花妆。唐代以后,妇女面部化妆种类更多,有贴在脸上的花钿,也有直接画在脸上的花子。花纹有各种自然花卉,还有鸟形的。这在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很多这样的资料,可以与传统的文字史料相结合,探讨古代的化妆史。

前室甬道南壁-五趣生死轮

本窟前甬道南壁残存一幅六道轮回图,靠崖面外侧已损毁,残存部分可见一个大的圆轮,由内到外有五重。佛教认为人死后会再投胎,或投胎于人,或投胎于动物,如果生前做了好事,积下功德,死后投胎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做了坏事,死后投胎就会得到不好的生活,甚至会投胎为牲畜。这样生死间不断地投胎,就称为轮回。只有不断修行,才可以摆脱轮回之苦。佛教又把世界分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道是三善道,后三道为三恶道。越往下,所受的苦越重。六道轮回图就是图解佛教的六道原理,用大圆轮象征在六道轮回就如车轮一样转动。这幅六道轮回图是敦煌石窟中同类题材绘画中唯一的一幅。在大足石窟南宋时期雕刻中,也有一幅与此十分相似的六道轮回图。

甬道北壁-目连守孝

在甬道北壁与六道轮回图相对的位置,画出目连变相。故事讲: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也不信佛,可是儿子却十分孝顺极有道心。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从不修善。因此,母死后被打入地狱,受尽各种苦刑。善良的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因他母亲生前罪孽颇多,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目连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连十分悲哀,向佛祈求。佛告诉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按佛所嘱而行,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壁画多有残损,现存部分可见有一坟墓,表现目连为死去的父母守墓,旁边画出一城市,城中有殿堂,表现目连出家修行得道,便到天宫寻父,打听母亲下落。以下更多的画面,则表现地狱中的状况,鬼卒或驱赶着亡人行进,或在行刑。表现人死后在地狱中的种种苦痛。

西壁-新样文殊及五台山图

唐代寺院中,一方面流行对佛国净土世界美好景象的描绘,一方面也流行对地狱世界恐怖景象的表现,成为佛教对世俗教化的两个方面。目连变虽然主要表现地狱景象,但主题还包含着强烈的孝道思想,反映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结合。本窟主室所绘的报恩经变,同样也是忠孝思想与佛教融合后的产物。中国传统中很讲究孝道和报恩,《礼记》中说:“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葬,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除了报答父母的恩情,中国传统更讲究“上报君恩”,对皇帝、对国家也要忠诚。佛教也倡导报恩,《杂阿含经》就讲知恩报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具体到四恩:一是父母恩,二是国土恩,三是众生恩,四是三宝恩(三宝是佛、法、僧)。后来,把佛教中一些有施舍、报恩思想的故事集中起来,形成了《报恩经》。报恩经变就是根据《大方便佛报恩经》所绘。上部画法会,下部画孝养品(须阇提太子本生)、恶友品(善友太子本生)。

须阇提太子本生故事讲的是:古印度有一个国家叫波罗奈国,国王有三个王子,都被分封到边疆的小国去做国王。大臣罗睺发动政变,杀死了国王,篡夺王位,并率领叛军秘密向三个小王子的国土挺进,大王子和二王子都在毫无防备中被杀,叛军又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向三王子善住的国土逼近。善住得知政变的消息,已来不及多做准备,仓皇间带着少量的口粮、领着王妃和儿子须阇提逃往邻国。通往邻国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七天的路程,一条是十四天的路程。由于是仓促匆忙间的逃亡,他们误入了十四天的路程。而他们仅带了七天的口粮。七天以后,饥饿开始威胁着他们。善住打算杀死妻子,用她的肉来救活自己和儿子。但是须阇提坚决反对父亲的做法,决定用自己的肉来救活父母。于是,每日从须阇提身上割肉三块,两份给父母,一份自己食用,以延续生命。接近邻国时,须阇提身体的肉基本割完了,他把身上剩下的最后一点筋肉割下来,呈给父母,希望父母顺利到达,早日领兵复国。

须阇提割肉奉亲的行为,惊动了鬼神。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释天为了更进一步考验须阇提的至诚和无私,化作猛虎向须阇提扑过去。须阇提虽然行将就木,但是他内心始终跳跃着一颗高尚而奉献的心灵,他用微弱的声音轻声说道:“来吧,我愿意用我残存的这点筋骨,让你们去生存。”帝释天终于得知须阇提心灵是至真至诚,非常感动,遂显出原形来对须阇提说:“好心的太子,你真是世界上最孝顺最善良的人,但是,毕竟生命是非常宝贵的,难道你就一点不后悔吗?”须阇提发誓道:“哪怕是马上电闪雷劈,我也绝不后悔!如果我用心不诚,说了假话,欺骗了您,我的身体永远不能复原;如果我真诚无欺,我的身体将恢复如初!”话音还没有落地,奇迹出现了:须阇提的身上开始慢慢长出丰满的嫩肉,痛苦也逐渐消失了。

邻国的国王也被须阇提割肉奉亲的壮举所感化,立即选派英勇的战士前去协助善住讨伐逆贼。很快就消灭了罗睺,恢复了王国,善住有感于须阇提的善良聪慧和舍己救人的精神,便把王位传给了他。从此以后,国富民强,世代相传。

善友太子入海求宝的故事:古印度的波罗奈国国王摩诃罗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善友,小儿子叫恶友。兄弟二人虽然是一娘所生,但是性情不同,秉性悬殊。善友生性仁慈温顺,恶友天生狡诈残忍。一天,善友出城郊游,见四野百姓或耕田、或织布、或捕鱼、或打柴、或宰杀、或卖肉,不但忙忙碌碌、非常艰辛,而且无数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由于太子深居简出,不知其由,便询问身边的侍卫,侍卫告诉太子:“农民们风餐露宿、渔民和樵夫风吹雨淋,他们都是为了生存,求衣食于四野之内,寄丰收于辛劳之中,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太子听后,心中顿生怜悯之情,再也没有了游玩的兴趣,不乐而返。国王听说这件事后,安慰太子说:“国民贫弱,实在应该怜悯,国库财宝,可以用来施舍,以济贫民。”善友听完后,非常高兴,就张贴告示,告知国人,开库施舍。施舍既久,库存渐空,而来者不绝。群臣纷谏,停止施舍。善友听说后,心中忧愁。这时有位大臣建言:“龙宫所藏的如意宝珠能随心应变一切所需之物,如得此宝,世人的苦难都可迎刃而解。”太子听后决定到龙宫求宝。国王从自愿协助太子寻宝珠的人群中精选了五百壮丁和一位熟悉海路的盲导师,陪同善友一同入海求宝。恶友听说此事后,怕哥哥善友获得宝珠后更加会受到父母的偏爱,要求随同哥哥一同前行。

经过了许多天的风雨兼程,寻宝船到达了宝山,但是没有如意宝珠。装满珍宝后,善友打发恶友和五百随从返回,自己和盲导师继续前进。又前行了二十一天,到达了银山,盲导师由于年老体弱,加上整日奔波,体力不支,最后把行路的方向告诉了善友而去世。善友太子只身前进。又经过了四十九天的跋涉,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龙王所居的七宝琉璃城。此城黄金铺地、碧玉作柱、白银造台、珊瑚成树,善友在龙女的带领下来到了龙宫。龙王倾听了善友的倾诉后,被善友的精神所感动,立即取出宝珠,奉送太子,并设宴款待了善友。善友获得了如意宝珠,便谢绝了龙王的其他邀请,迫不及待地请求回国。龙王遣使把善友送到岸边。

刚上岸,善友就看见有一个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人正在海岸上焦急地徘徊着。走进才辨认出是自己的弟弟恶友。原来归途中遇到了大风浪,船覆宝沉,五百壮士一同葬身大海,仅恶友一人活下来。善友听后非常悲痛,对恶友述说自己的经历,恶友得知善友已经取回了如意宝珠,非常嫉妒,他乘善友熟睡后,用竹刺刺瞎了善友的双眼,夺取宝珠,匆匆逃走了。

回国之后,恶友装出凄惨的样子告诉国王和王后,返回途中船被风浪打翻,善友、盲导师和五百壮士全部葬身海底,自己历尽艰辛才逃了回来。国王和王后闻知这一噩耗,肝肠寸断、痛不欲生,责骂恶友自私自利,没有顾及兄弟的情分,自己独自逃命。恶友原本想要邀功受赏,但是,不但没有讨到好处,反而遭到一顿责骂,于是心怀怨恨,一怒之下将宝珠埋到地下,不再提及此事。

善友被刺双眼从疼痛中惊醒,以为是强盗所为,他强忍着疼痛呼喊着四处寻找恶友。树神不忍心目睹这一幕,将实情告诉了善友,当得知自己遭到了自己的亲弟弟暗算时,善友几乎昏厥过去。但是,当他想到苦难中的人们还在等待他的救助时,善友强忍着悲痛,摸索着向前走去。

不久,善友来到了利师跋国,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这时,迎面过来了一群牛,头牛走到善友身边,用四蹄护住善友,等牛群过尽,然后移足,用舌头舔出了善友眼中的竹刺,虽然善友仍旧双目失明,但是疼痛大减,慢慢苏醒过来。牧人将善友搀扶到家,供给衣食,热情相待。善友见牧人家中贫困,不想再增加负担,数日后便告辞了。善友带着牧人为他制作的筝,于街头巷尾弹筝卖艺,维持生计。

利师跋国的皇宫有一片果园,树木茂盛,果实丰硕,但常遭鸟雀啄食。守园人见善友双目失明而又流落街头,非常同情他,就雇他到园里赶鸟。闲暇之时,善友就弹筝解闷,抒发心中的痛苦。利师跋国的公主美丽、善良,从小就许配给了波罗奈国的善友太子。一天,公主信步来到园中,被善友如泣如诉的琴声所吸引,这琴声时而哀怨、时而愤怒、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公主体会到这只能是一个心底善良而又经历了巨大苦痛的人才能弹奏出来的,她被这美妙的琴声感染了,更被眼前的这个人所感动。她不禁潸然泪下,深深地同情这个纯真善良的盲人。此后,公主常来园中听琴,也向善友倾诉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从此,两颗相爱的心永远不想分开了。当国王得知这一切后,大发雷霆,当面斥责公主:“你们之间是多么地不般配,你是无比高贵的公主,他是非常低贱的下人;况且,你已经许配给波罗奈国的善友太子,难道你自轻自贱地要嫁给这个下人?”父王的态度坚决。此后,公主天真烂漫的笑容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憔悴和沉默,眼看着公主一天天地煎熬消瘦,国王的担心也在与日俱增。国王害怕出现更加可怕的结果,最终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婚后,夫妻二人朝夕相处,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一天,公主外出,很晚未还,善友倚门相望,久久等待。善友就等不归,不由心起疑心,心生妒意。公主回来后,善友再三诘问。公主蒙冤,非常委屈,哭泣起誓说:“我若有私(私情),你的双眼永远不能复明;我若无私,你的左眼马上复明。”话音刚落,善友的左眼逐渐恢复了光明。善友非常惊喜,觉得是妻子的真诚让他恢复了光明。他也不能再向妻子隐瞒自己的身世了,决定向妻子讲述自己的身世,遂问妻子:“亲爱的妻子,你可知道我是谁吗?”公主答道:“你不就是那个会弹筝的守园人吗?”“不,不……”善友微笑着神秘地说:“我是波罗奈国的善友太子啊!”“亲爱的,相信我,我不会因为你出身卑微而遗弃你,你也不要用高贵的身份来欺骗我。”公主温柔地看着丈夫说。“不,我没有用虚假的高贵之躯来欺骗你,我真的是波罗奈国的太子善友。我为了取宝珠救苦难中的人们于水火之中,遭受了无数的苦难,被弟弟刺瞎了双眼流落到此,我也可以向你起誓,假如我骗了你,我的另一只眼睛将永远不会复明,否则,它将马上重现光明。”紧接着,第二个奇迹出现了,善友的第二只眼睛复明了。站在公主面前的那个盲琴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男子,公主激动地拉起丈夫的手飞快地奔向皇宫。当国王确认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年轻人是当年自己亲自挑选的女婿时,激动得无以言表。国王立刻用飞雁向波罗奈国传书一份,告知详情。得知这一切后,波罗奈国国王夫妇非常高兴,立即派遣人马和仪仗携重金去利师跋国迎接太子夫妇归来。同时把恶友关进了监狱。善友夫妇骑着白象归国时,满城的人们夹道欢迎。善友请求父王宽恕恶友,将恶友从监狱中接出来。恶友见此情景,羞愧难当,立即将宝珠挖出来归还善友。重获宝珠,善友热泪盈眶,他摩挲着宝珠喃喃自语:“宝珠啊宝珠,你既然名为如意,就让我父母为我哭瞎的双眼复明吧!”顷刻,宝珠散发出奇光异彩,国王夫妇的双目也随即复明,朝思暮想的太子、美丽温柔的公主看得清清楚楚。第二天,波罗奈国举行祈福大典,太子穿着吉服,登上城楼,把如意宝珠供奉在香案上,全国的臣民都焚香奏乐、顶礼膜拜,善友太子也虔诚祷告,祈求宝珠将吉祥和幸福降给人间。刹那间,乌云消散,祥云缭绕,香甜的粟米如瓢泼的大雨从天而降,沟渠盈满,积至于膝;又有五彩衣衫、珠环钗钏、金银七宝及一切众生所需之物皆从空而降。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歌唱,从此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敦煌石窟中的报恩经变一般在经变的四角绘制孝养品、恶友品、议论品和亲近品四个主要故事,体现报恩经变中的孝养、善行、报国和惩恶的主题,而把佛国法会置于画面中心,中间绘制作为报恩经变缘起的序品——阿难路遇一位婆罗门背着母亲乞讨,这也是孝道的直观体现。报恩经变共有九品,除这五品外,还有对治品(讲转轮王以身剜千孔,燃千灯,以求正觉的故事)、发菩提心品(讲佛在过去世因七情六欲而坠地狱,后发菩提心脱离地狱成佛的故事)、慈品(讲大光明以头施敌国,一大臣不忍见而先王自刎尽,以及五百盲贼,华色比丘尼的故事)、忧波离品(有关戒律的说教),可惜壁画下部残损,现在无法辨认了。

榆林窟第19窟-西壁门南侧-五台山图-五代

本窟西壁门两侧分别绘文殊变和普贤变。文殊变采用了当时的所谓“新样文殊”的画法,给文殊菩萨牵狮的昆仑奴改为于阗国王,这可能是当时从于阗传来的样式(图3-9)。这样的画法最早出现在莫高窟第220窟甬道五代壁画中,从该壁画的发愿文中,我们知道了有于阗国王形象的文殊变称为“新样文殊菩萨”。五代时期莫高窟与榆林窟出现“新样”文殊变,反映了曹氏政权与于阗国的密切关系。这幅新样文殊变中,还画出了五台山图。五台山在今山西省,古代名为清凉山,因山有五顶,所以叫五台山,很早的时候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北魏以后山上的佛事很盛,唐代以后,武则天及后来的皇帝均遣使到五台山送供,更提高了五台山的威望,唐后期五台山建有十大寺院,另有若干小型寺庙等。唐代已有人画出五台山图流传于世,历史记载长庆四年(824年)吐蕃专门派人向唐朝请求五台山图,开成五年(840年)日本高僧圆仁到五台山巡礼时,汾州和尚议圆请画师画五台山图送给圆仁带回国供养。于是,五台山图东传日本,西传至吐蕃。敦煌莫高窟吐蕃时代的第159窟最早出现了五台山图,可能就与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有关。莫高窟五代时期第61窟出现了长达13米的五台山图,而与此同时,榆林窟第19窟、第32窟均在文殊变中画出五台山图作为背景,反映了五台山信仰在五代时更加流行。本窟的五台山图是作为文殊变的背景画出的,左上部山中画出一些寺院和僧人以及上山拜佛的信众,还有金五台化现、“金刚化现、金龙化现、佛足化现等场面。画面右上部画出佛头化现、佛手化现、金桥化现、金钟化现,以及佛陀波利见文殊菩萨化现老人的场面。佛陀波利是来自印度的僧人,据说他第一次来中国时(676年)就上五台山,在山中遇见一位白衣老人问他:“你是从印度来的佛陀波利吧?你带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了吗?此地的信众很需要这部经典。”说毕忽然不见。佛陀波利突然明白,这位白衣老人就是文殊菩萨化现的,于是匆匆赶回印度,当他从印度返回,第二次来到五台山时,已是永淳二年(683年),佛陀波利如约带来了佛经,这部佛经由日照三藏法师与杜行恺等人翻译成汉语,便流行于中国。佛陀波利的故事与五台山关系密切,所以在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中多绘这一故事。本窟壁画中,画出一白衣老人拄杖立于山中,似乎在讲话的样子,老人前面有一个和尚双手合十面对老人,这显然就是佛陀波利。

榆林窟第19窟-西壁-山中行旅-五代

榆林窟第19窟-南壁-天请问经变之双人巾舞

榆林窟第19窟-北壁西侧-药师经变之长袖舞与琵琶舞

榆林窟第19窟-南壁东侧-思议梵天问经变之双舞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