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171窟

洞窟开凿于盛唐,佛龛内的主尊佛释迦牟尼像及两身菩萨是唐代所塑,四身弟子像则是清代加修。佛龛内的壁画绘制的是“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到目前为止,在敦煌石窟中,只在莫高窟发现了3铺(23窟、171窟、332窟),而且都是绘制在初盛唐的洞窟中。

西壁佛龛全景

“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是西方净土信仰在敦煌佛教艺术中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西方净土经变,没有繁杂的情节和宏大的场面。简单讲,“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就是佛教瑞像,所画内容就是各坐莲花的一佛五十菩萨,即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观。在这个洞窟佛龛内主尊佛所坐的莲花宝座为莲茎的主干,由此分枝,在佛两侧的壁面上共画有20身菩萨,或坐或立于莲花之上,佛龛南北壁各绘有15身菩萨坐于莲花上,颜色虽然有些变,但仍可以想象的到当年的艳丽。此铺“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比较特殊的是添加了“九品往生”的内容,在龛的最底部,沿龛底一周的一条水带上绘制了九个化生童子,不仅有坐于莲花之内的化生童子,也有菩萨装束的化生童子,还有花苞及孔雀。

洞窟的南、北壁以及东壁画的是敦煌壁画中最常见的经变——《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在敦煌壁画中,始于初唐,终于北宋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灭亡之时,历时长达四百多年。现存有89铺,而莫高窟就有84铺。而三壁同时画同样的内容,这在莫高窟也就仅此一例。

北壁 观无量寿经变

北壁《观无量寿经变》说法会的右侧画的是“未生怨”。故事讲: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年老无子,便请相师占相,相师说:山中有一坐禅道人,命终后就会投身太子。国王当即遣人断了道人的饮食,道人死后投生为白兔,国王得知后又派人杀死白兔,这样儿子未生下来就结了冤仇。白兔死后,王后果然有了身孕,后生下太子阿阇世。太子阿阇世长大后,有一天,听从一个名叫调达的恶友教唆,举兵政变,篡夺王位,抓捕国王。画面即从此情节开始绘制:

1、将老国王幽闭在深牢,断绝食物,要将国王活活饿死在狱中;

2、王后韦提希在探监时,把酥蜜和麨面涂在身上,葡萄酒灌在璎珞中,偷偷带给国王;

3、国王吃了韦提希夫人送的食物后,生命得以延续;

4、国王五体投地,乞求佛为他说法;

5、佛派弟子目犍连、富楼那前往。画面中目犍连在彩云上,头朝下快速飞来,国王身子前倾,双手合十迎接;

6、富楼那则飞到高台上为国王说法;

7、国王吃了食物,又听了佛法,经过了21天仍安然无恙,太子心生疑问,询问狱卒;

8、狱卒为保其身,如实禀告国王不死的原因;

9、太子听后非常生气,要杀死韦提希夫人,旁边的大臣极力劝说;

10、太子听从大臣的劝说,没有杀害母亲;

11、将母亲囚禁深宫;

12、韦提希夫人被囚禁在深宫大院;

13、每日五体投地,乞求佛为她说法;

14、佛在耆阇崛山得知韦提希的请求;

15、佛从耆阇崛山隐没,直接出现在王宫中;

16、夫人双手合十,迎接佛和弟子的到来;

17、随后将身上的璎珞摘下放在地上,五体投地;

18、夫人请佛教她如何摆脱尘世烦恼,见到只有幸福美满没有忧愁的极乐世界;

19、佛眉间的白毫放光,夫人双手合十

20、夫人看到白毫放光之处,现十方净土;

21、夫人在佛前表示愿往阿弥陀佛净土,请佛教她方法;

22、夫人求法;

23、国王幽闭在深宫,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在佛及弟子的面前,表示自己不会再投胎;

24、夫人坐在小建筑内,房外竖长幡,佛告诉夫人要“修三福”;

25、修三福之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画面中右边后侧佛堂的前面有三个人打坐,捧物合十;

26、修三福之二:受持三归,画的是,一座城外,有一人跪拜佛堂前高台上的僧人;

27、修三福之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画面虽已漫漶,但根据东壁可辨认出来;

28、已漫漶;

29、佛做在莲台之上,告诉双手合十的夫人,他将会为一切众生讲述如何往生极乐世界;

30、说完法后,佛乘着彩云离去。

北壁 观无量寿经变之主尊及其眷属

整个故事由30个画面组成,画家明确以粗线或花边纹饰在墙面上画出方格,然后画面按情节顺序一格一格描绘,连续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盛唐时《观无量寿经变画》所发展的新构图,被称为棋格式,可是这种棋格式构图在敦煌壁画里却并未得到普及。

说法会的左侧绘制的是“十六观”,这是辨别观无量寿经变的重要标志。通过十六观,使善男信女了解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如何“往生”西方佛国。而北壁的十六观是这个洞窟三铺中绘制的最好的一铺。1、日想观。2、水想观。3、地想观。4、宝树观。5、八功德水观。6、宝楼观。7、华座观。8、像观。9、遍观一切色身相。10、观观世音;11、观大势至;12、普想观。13、杂想观。14、上辈生观。15、中辈生观。16、下辈生观。不过这个洞窟绘制的十六观一反常规,韦提希夫人不是在野外跪拜,而是在房子里进行观想,在想象中幻化出各种场景。

纵观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布局统一而协调,窟内靠东壁的都是32格的未生怨,靠西壁的都是18格的十六观。为了南北两壁对称,画家做了精心的安排,每一观的观想对象和“行者”,都与对面的十六观正好相反,相互呼应。

中间的说法会中,主尊阿弥陀佛及菩萨的肤色已经氧化变黑,但主尊佛的“顶光”放光仍可看的很清楚,其光所到之处,都有一位千佛,被安排在华盖的周围,这种表现方法很别致。主尊佛的袈裟衣纹,密集而合理,很写实,反映了古代工匠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