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272窟

莫高窟第272窟建于十六国时期,是莫高窟开凿最早的三个洞窟之一。主室长方形,覆斗顶,西壁中央开圆拱形龛,龛内塑倚坐佛像一身。窟顶近似穹隆形,中心浮塑斗四藻井。壁画分三段布局,上段周壁绘天宫伎乐个飞天;中段正壁两侧绘供养菩萨,两侧壁绘小说法图和千佛,前壁绘千佛;下段周壁绘三角垂帐纹。窟外两侧崖壁上各凿一个圆券形小龛,内各塑一身禅僧像。正壁正龛组成彩塑和壁画相结合的大型说法场面。

洞窟形制

西壁龛内-佛背光飞天

主室南北壁画千佛和说法图,西壁龛内外画供养菩萨,姿态各异,扭腰屈腿颇具印度风格。东壁门两侧画千佛。晚唐发生地震时曾使前壁大部崩塌,五代在窟中部建一土墙才将此窟分出前室、后室,并对局部进行重绘。甬道两壁五代重修,画观音变。

南壁

北壁

东壁

此窟顶藻井浮塑莲花火焰飞天图案,四坡绘有千佛和飞天等。千佛以白、青、绿等冷色调绘制,五组交替出现,形成极具装饰性的道道色光,表现了佛教的“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意境。飞天双腿伸展、衣裙飞扬,极具动感。在四壁和窟顶连接处,绘穹窿宫楼,内有天宫伎乐在演奏横笛、琵琶、腰鼓和海螺等乐器。

藻井

窟顶北披-环窟飞天-北凉

窟顶南披-屈腿飞天

西壁佛龛两侧的供养菩萨是这一洞窟最大的看点,其布局为佛龛两侧各画四排小菩萨,每排有五身。“供养菩萨”的称呼,并不是来源于佛教典籍,凡是在故事画、经变画、说法图之外,所画的呈礼佛和供养之状的而又没有具体名号的菩萨均称之为“供养菩萨”。敦煌壁画中的供养菩萨与敦煌壁画同始同终,从北凉到元代的洞窟内这一形象随处可见。其静时的姿态主要有坐、跪、胡跪三种;手中经常持有花或供器,也有双手合十的;还有的供养菩萨画成舞蹈或奏乐的状态,总之造型各异,姿态万千。

西壁南侧-供养菩萨

此窟供养菩萨的姿态有持花、徒手或坐或跪于莲台之上,并都作舞蹈状,以表示听佛说法时产生的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其特点是40个小菩萨的舞姿竟无一雷同,从而保留下来了古代的四十个舞蹈动作。由于日久年深,人物身上的晕染、线条都发生了变色反应,使其更显得粗犷豪放。这些阿娜多姿的供养菩萨引起了普遍的猜测:多数人认为她们是在表演印度的舞蹈;一些人认为她们是在炼气功,被称为敦煌脐密功;还有人认为她们的招式更像武术,所描绘的是一本印度武功密笈。众说纷纭,她们到底代表什么,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