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西安举行的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正式发布,精选出40项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
敦煌研究院申报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石窟寺群文化遗产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与展示利用方向“‘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2项案例集入选。


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
“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石窟寺群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首创“区域—遗产地”两级监测预警业务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赋能有效提升了石窟寺保护管理水平,为中国石窟寺系统性保护与统一监管提供了敦煌方案。


“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
“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经卷文字自动识别,具备图像拼接、图像缀合、知识图谱构建、全文检索等多项功能,初步搭建了一个集藏经洞经卷、敦煌学研究资料于一体的资源管理和全球共享平台。
此外,敦煌研究院参与完成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基因库’:浙江大学高保真采集、智能处理与活化应用体系”与展示利用方向“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2项案例集也同批入选。
案例征集活动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负责具体实施。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响应,共收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项申报案例,涵盖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考古研究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更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